一鍋硬菜同燉12小時,山東“酥鍋”煮盡鮮香!老山東最硬年味,非酥鍋莫屬!肘子骨作底,疊放豬蹄、雞、魚等數(shù)十余種硬菜,文火慢“酥”12小時,湯不能沸。調(diào)鹽、糖、料酒、醋,比例最重要,酸甜咸需適口,互不能搶味。一鍋地道的酥鍋魚酥肉爛,酸咸甜香,形態(tài)晶瑩,色似琥珀。
濟南酥鍋是山東濟南傳統(tǒng)名菜,當?shù)貍鹘y(tǒng)春節(jié)食品之一。是以肘子骨、五花肉、整雞、整魚、藕、海帶、豆腐、大白菜等為原材料制作而成。做法簡單,配料豐富,營養(yǎng)價值高,味道酥爛醇香,老少、酒飯皆宜,回味無窮。
白菜要切大塊,蓮藕切成1厘米厚的片或滾刀切塊,海帶卷起來后切段。
燉的前一兩個小時是出斷出水、加菜、舀水的過程,后面就是加水的過程,看到水份開始減少后,就把舀出來的水慢慢加入到鍋里,直到把這此水全部加完。
把調(diào)料倒入擺好食材的砂鍋內(nèi),大火燒開后,改小火慢燉。
調(diào)料最主要的是醋、醬油、白糖的比例,我用的比例是一斤醋、半斤醬油、四兩白糖。醋是用的本地著名的鴨梨醋,醬油用生抽,糖就是普通綿白糖。
大塊的五花肉放在底部,容易燉爛還不會粘鍋,接下來放香料。
豬皮要處理的干凈,不帶豬毛且薄,燉出來才好吃。
酥鍋傳說是清朝初年顏神鎮(zhèn)一位叫蘇小妹的主婦創(chuàng)始,所以叫“蘇鍋”,因為此菜肴用醋多,成品出鍋后,里面的肉、骨、魚刺都已酥爛,所以叫“酥鍋”。
春節(jié)臨近時(一般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六七晚上),濟南的家家戶戶一般會打上一鍋酥鍋以備過節(jié),對很多老濟南人來說,酥鍋的味道,就是過年的味道。
酥鍋的配料:青魚、精肉或五花肉、豬蹄、海帶、白菜、藕、蔥、姜、蒜、醬油、醋、酒等。
# 直播:山東酥鍋,一鍋硬菜同燉12小時 #